长江讲座教授
来源:人事部  发布日期:2012-08-31

简介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强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吸引和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学科领军人才,教育部决定从2011年起,实施新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是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英才开发计划”等共同构成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体系。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支持高等学校聘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每年聘任特聘教授150名,聘期为5年;讲座教授50名,聘期为3年。由教育部授予“长江学者”称号,在聘期内享受长江学者奖金。

    长江学者实行岗位聘任制。高等学校设置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岗位,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经教育部组织专家评审通过后,由高等学校聘任,实行合同管理。

 

招聘学科

学科门类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大学科门类,同时鼓励不同学科新领域、新方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

 

招聘条件

1.在海外教学科研一线工作,一般应担任高水平大学教授职位或其他相应职位。

2.学术造诣高深,在本学科领域具有重大影响,取得国际公认的重大成就。

3.诚实守信,学风严谨,乐于奉献,崇尚科学精神。

4.每年在武汉大学工作2个月以上。

 

提供待遇

1. 国家提供讲座教授奖金每人每月3万元,按实际工作时间支付。

2. 学校提供短期公寓住房,物业费、房租及水电费等个人费用自理。

3. 每年提供一次探亲往返旅费。

4. 提供必要的实验用房和仪器设备。

 

申请评审程序(流程图链接)

 

(一)个人申请

校外应聘者先提供一份个人简历(CV,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学习和工作经历、主要学术成就、承担科研项目情况、发表文章目录、专利及获奖情况等),发送至 whurcb@whu.edu.cn或相关院系(联系方式链接)。应聘者与院系、学校达成引进意向,正式被推荐申报时,即按要求准备材料(材料要求附后)。

(二)院系(单位)评审

院系(单位)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初步审核,对申请人进行面试。召开教授委员会会议、党政联席会议评议推荐,并将推荐人选个人申请材料和单位评审材料报人事部。引进人才还需经单位专业技术分聘任委员会评议,确定聘任岗位(职务)。

(三)学校评审

学校人事部对申请材料进行初步审核,并组织学科专家组会议进行评审,拟定学校推荐人选并上报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审定通过的候选人在校内公示一周。将推荐人选及其材料上报教育部。

(四)教育部评审、公示

教育部对我校推荐的候选人申报材料进行初步审查,对符合申报条件的候选人进行评审,评审程序为:同行专家通讯评审、同行专家会议评审、公示,评审委员会评审等。

(五)签订合同

我校与通过教育部评审的人选签订聘任合同,并报教育部备案。教育部根据我校与受聘者签订合同的情况,公布年度聘任结果、颁发“长江学者”证书。

 

申请材料(具体材料要求以当年申报通知为准,各单位将协助申报人共同准备):

(一)长江学者候选人推荐表一式15份。推荐表由申报系统自动打印生成。申报人须登陆“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网站(www.changjiang.edu.cn)下载申报软件填写推荐表。

(二)个人附件材料1份(双面印刷,装订成册,白色铜版纸封皮),内容包括:

1.附件材料目录(须标注页码);

2.推荐表中列举的所有科研项目、获奖及专利情况的证明复印件;

3.5篇重要创新性论文的全文及其刊载杂志封面、目录的复印件,以及推荐表中列举的其他代表性著作封面、目录和论文首页复印件;

4.推荐表中列举的SCI、EI、SSCI、CSSCI收录以及论文他引情况的证明(原件,须经有关检索机构盖章);

5.在国外任职或在国内担任重要职务的任职证明;

6.在国际学术会议上担任职务的证明以及作大会报告、特邀报告的邀请信或通知(复印件);

7.如申报材料中引用了本领域专家肯定性评价,需附相关证明材料。

8.从外校招聘长江学者候选人的,须报送候选人工作单位出具的同意推荐函。

    9.材料中如有涉密部分,请注明。

(三)电子材料

1.长江学者申报人申报表电子版(长江学者申报软件生成的word文档),文件名格式为:武汉大学特聘/讲座教授候选人***.doc。

2.长江学者申报人附件材料的电子版(pdf格式,压缩成一个文件,所占磁盘空间应在10M以内),文件名格式为:武汉大学特聘/讲座教授候选人***附件.pdf。

申报软件、推荐材料格式等相关信息请在当年教育部正式通知下达后,登录“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网站下载、查询。

 

关闭

Copyright 2014 亚洲版bet365asia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查号台:027-68755114 旧版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