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来源:党政办公室  发布日期:2018-03-12




武汉大学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近年来,武汉大学积极整合内部资源,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联动对接,促进师资、课程、项目、平台、政策、资金等要素的融合,以办好“创业学院”为突破口,面向全校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开办自强创业班,做好引领示范。一是课程体系系统全面。学校自强创业班面向二年级本科生招生,课程设置以创业流程为主线,以创业实践为导向,其中创业精神模块和创业基础模块包括创新思维与方法、创业机会开发与商业模式设计、新产品开发、创业领导力与团队管理、创业营销等课程。创业实践模块包括创业运营模拟、创业见习、创业实习、团队拓能训练、创业项目设计、创业启动项目等内容。二是教学方式科学灵活。创业精神模块和创业基础模块以课堂集中教学形式开展,由校内教师主讲,并邀请行业专家参与讲授。创业实践模块以在实验室学习、企业实习、创业项目的设计、展示与实施等方式开展。学校为学生项目组配备校外行业专家和校内教师双导师,提供项目孵化场地和一定资金支持。

加强创新创业通识教育,扩大覆盖面。一是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学校依托本科生院和经济与管理学院,构建了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的创新创业教育通识课程体系,立项建设34门创新创业教育通识课程,13个创新创业实训项目。学校还启动了创新创业教育系列规划教材建设工作,共立项建设24本教材。2016年,共开设38门次创新创业通识课程,4500余名学生选课学习。在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明确要求各个专业至少开设3学分的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新实践等方面的课程。二是整合校内外资源,打造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学校依托课程项目建设,组建了专兼结合、校内外共建的高素质创新创业教师队伍。聘请22名校外行业专家为武汉大学创业导师。特聘知名校友企业家讲授《创业论坛》,特聘校外创业教育专家和知名创业企业家讲授《创业导航》。设立专项经费,支持校外行业专家与校内创新创业课程师资合作授课,不断提升我校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2016年共计60余位校外行业专家走进创新创业课堂,2400余名选课的学生与企业家们一起学习创业理论、创业实践。

完善创新创业训练与实践体系,提升实际效果。一是整合创新训练与实践平台。学校整合工程训练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心等平台,建设多元、综合、开放的大学生工程训练与创新创业实践基地。除了作为科研活动、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的公共平台和“三创”教育成果展示平台外,大力加强该基地的实训功能,投入近一千万元,新建现代制造实训平台,含激光内雕、三维扫描、三D打印、工业机器人等相关实训项目,为全校工科学生提供机械工程实训公选课;积极建设电工电子实训平台,为理工科专业、文科专业低年级学生提供入门实践机会,每学年有1000名本科生在此实训。二是整合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学校积极构建了大学生工程训练和创新实践中心、珞珈创意产业园、大学科技园三级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总面积达15000平方米,具备完整的创新创业扶持链条,为创新创业项目提供政策支持、平台支撑,提供工商、法律、财务咨询和资金扶持和市场对接等创业服务。多个优秀项目团队入驻孵化平台,学校给予一定经费资助,并推荐投资公司接洽。三是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赛事体系。学校以“挑战杯”、“创青春”等创新创业竞赛为龙头,以“珞珈科研能力训练营”、“珞珈之春”科技文化节为载体,整合赛事体系,营造了浓郁的创新创业氛围。 (本科生院)

送:全体校领导

发:全校各单位

责编:彭蛟 校对:高功敏 打印:阮芳 (共印:3份)


关闭

Copyright 2014 亚洲版bet365asia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查号台:027-68755114 旧版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