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第14期(总第1477期)
武汉大学党政办公室编印 2018年4月9日
本 期 要 目
□ 学校召开2018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
□ 第八届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开幕
电子信箱:dbxxs@whu.edu.cn
传 真:68756661
电 话:68752177
★一周要闻★
▲ 学校召开2018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
4月4日,学校召开2018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校党委书记韩进、校长窦贤康等全体在校的校领导,党委委员、纪委委员,中层干部,各二级单位纪检员,党政机关内设机构主任,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士代表、离退休老同志代表、学生代表与会,窦贤康主持。
会议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中央纪委十九届二次全会、湖北省纪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和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视频会精神,总结学校2017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分析研判学校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新形势,部署安排2018年主要任务。
韩进表示,加强全面从严治党,要从实际工作的角度出发,从为学校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的角度出发,做到深刻认识、准确把握、明确重点和强化责任——
一是要深刻认识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全面从严治党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任何时候都不能有停下来、歇一歇的想法,决不能半途而废。要把这种认识上升到理念层面,时刻把党风廉政建设、全面从严治党贯彻到工作的全过程,贯穿到政策制定和实际工作推进的每一个环节中。
二是准确把握学校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要站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的高度上,正确认识、评价和把握我校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的新形势,在思想认识、责任担当、方法措施上紧跟中央要求,抓住要害、精准施策。
三是明确工作重点,切实将全面从严治党抓出成效。结合党中央提出的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和对高校发展的基本要求,集中力量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师德师风建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尤其是要把“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落到实处,把为教师的教学科研创造良好的条件放在重要位置,着重解决学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四是强化责任担当,把管党治党的螺丝拧得更紧。要结合学校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抓住关键少数,抓好监督检查,抓牢责任落实,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窦贤康指出,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他希望大家结合实际,认真学习领会精神,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以实实在在的举措、扎扎实实的工作,奋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具体而言:一是要抓好学习传达。全校各部门各单位要及时召开会议,通过理论中心组学习、领导班子专题研究、支部专题学习讨论等各种方式,把会议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以管党治党的新成效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二是要强化责任落实。全校广大党员干部要保持对责任的敬畏之心,时刻牢记责任、认真履职尽责,以实际行动彰显担当和作为。三是要推进事业发展。按照学校党委要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校创新发展能力,提高依规治党、依法治校的能力水平;加强和改进管理服务,为学校改革发展凝聚强大的正能量。
会上,校领导还与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代表签订了2018年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书。 (党政办公室、纪委办公室、宣传部)
▲ 第八届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开幕
4月8日,第八届“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在我校开幕。原国务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十届全国妇联主席陈至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教育部原副部长、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组委会顾问李卫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性别平等部主任萨尼耶·居瑟尔·克拉特,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高校工委书记王艳玲,欧洲大学女校长协会主席居尔松·萨拉莫在开幕式上致辞。校长窦贤康致欢迎辞。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林文漪,教育部原副部长、科技部原副部长陈小娅,教育部原副部长、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组委会顾问吴启迪,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组委会主席、现代女性领导力研究院院长刘继南,校党委副书记赵雪梅以及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世界51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位大学女校长、专家、学者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廖祥忠主持。
窦贤康代表学校对出席论坛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120多年的学校发展历史中涌现出的杰出女性典型。他说,大学女校长论坛聚焦教育、关注女性,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拓展主题、凝聚智慧、碰撞思想、传播声音,为推动全球高等教育发展、提升女性领导力、促进社会平等进步而不懈努力、成效卓著;同时,论坛还为世界了解中国、中国走向世界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促进了各国的交流、合作与互鉴。
陈至立对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多年来的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她认为,本届论坛立意高远,将未来教育的视野、全球治理的境界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紧密结合起来,充满时代感,很有意义。
伊琳娜·博科娃说:“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聚焦文化交流,关注教育和科学领域的合作,为发展和繁荣开辟新的机遇。”“彭丽媛教授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女子教育特使,中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共同设立了女子教育奖。大学在推动女性教育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我们要通过教育和学习来实现两性平等和赋权女性。”
李卫红对论坛提出了期望:“希望我们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思考和推进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希望我们在社会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中思考和把握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希望我们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未来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中破解新型领导力这一重要命题。”
萨尼耶·居瑟尔·克拉特分享了如何使用数字技术来影响未来的工作以及教育。
王艳玲表示,湖北将充分利用本次论坛的成果,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为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进程,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居尔松·萨拉莫指出,欧洲女大学校长联合会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增加女性在高校决策层的角色和作用,致力于为女性校长提供机会,来分享她们的知识和经验,提升女性学者的地位以及消除水平的和素质层面性别隔离的这种障碍。
本届论坛首次向12位女校长颁发“大学女校长终身荣誉奖”。论坛中,与会各国嘉宾将通过分论坛、圆桌会议、专题报告会、沙龙等形式进行充分的研讨与交流。(党政办公室、宣传部、国际交流部)
★ 部门信息★
▲第三届文科院长论坛举行
4月8日,第三届文科院长论坛举行,与会学者围绕“汇聚海内外优秀人才,建设一流文科学术团队”主题畅所欲言,共谋文科未来发展。校长窦贤康出席,校党委副书记沈壮海主持。
窦贤康强调,学校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任务艰巨,需要一流的人才作支撑。要将人才工作作为大学发展的第一要务,将“为人才和学生服务根植于我们的内心”。学校将充分利用省部共建及校友捐赠经费,为高水平人才引进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妥善处理好引进人才与校内人才的关系,以事业留人、以待遇留人、以服务留人。各文科院(系)要利用学校深化校院两级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和职称评审制度改革的契机,优化人才考核机制,严把学术质量关,通过切实有效的队伍建设为文科的持续繁荣发展提供支撑。
沈壮海指出,学校今年针对文科人才队伍建设相继出台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驻院研究员制度和人文社科杰出青年学者、优秀青年学者聘任制度,下一步还将对人文社科资深教授遴选办法进行修订,要用好、用足这些政策,以开放的姿态面向校内外广纳人才,化压力为动力,加快推动文科的发展。
人事部部长朱德友作题为“人才强校,学术立校”的报告。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傅才武谈了研究院学术团队建设的几点体会。与会者围绕会议主题深入交流,找差距、谈问题、提建议,在交流碰撞中探讨、形成文科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湖北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于绍良来校调研思政理论研究工作
4月9日,湖北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于绍良来校调研,走访了其联系服务的专家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沈壮海,深入交流思想政治理论研究工作。校长窦贤康参加活动。
沈壮海介绍,武汉大学思想政治理论研究有着比较深厚的传统,当前学校的研究重点聚焦于两方面,即“深入”和“讲活”:在“深入”方面,学校将以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为依托,力争出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在“讲活”方面,要研究如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娓娓道来的方式,面向大众,把道理讲清楚、讲透彻。
窦贤康说,近年来学校在重视学科建设的同时,也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改革和教育方法创新,以及教师队伍培育的力度。“在育人过程中将专业知识和家国情怀相结合,促进传统的思政课堂和课堂思政共同发力,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基层实际的能力,是我们下一步关注的重点。”
于绍良表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全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希望学校在思想政治理论研究领域,尤其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上,能够进一步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针对湖北发展特点,充分发挥“湖北智库”的功能,为湖北省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服务和支撑。于绍良还就湖北省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思想政治研究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听取了学校相关专家的建议,并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对武汉大学人才队伍与干部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度。(宣传部)
▲学校开展青年人才阶段性评估
日前,学校对2018年6月30日前聘期届满或资助期满的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入选者、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和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进行阶段性评估。评估主要包括工作汇报和专家提问两个环节。
会上,青年人才分别从师德师风、教学工作、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科研工作进展等方面,重点汇报聘期或资助期以来的代表性成果。专家们主要就该层次青年人才的定位和下一步工作目标,研究工作与国家重大需求的响应,以及作为青年学科带头人对所在学科的传承和突破等方面进行提问。(人事部)
★ 信息摘编★
▲4月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做客珞珈讲坛第226讲,谈中国火箭与航天的发展及展望。副校长李建成为其颁发珞珈讲坛纪念证书。(工业科学研究院)
▲4月3日,我校超级计算中心与德国斯图加特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HLRS)签署《合作意向备忘录》,达成合作共识,建立长期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信息中心)
▲4月3日,由联合国、瑞典政府和瑞士政府共同主办的“也门人道主义响应行动高级别认捐会议”(2018 Yemen High-Level Pledging Event)在瑞士日内瓦举行。李德仁院士和李熙副教授研究团队在夜光遥感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为该会议参与方提供咨询和服务。(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4月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明杰做客珞珈讲坛第227讲,作题为“构建人工神经突触:结构与功能的理解”的学术报告。校党委副书记沈壮海为其颁发珞珈讲坛纪念证书。(生命科学学院)
▲4月8日至9日,新时代高校青年师生思想政治工作协同发展理论研讨会暨中央“马工程”、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课题“高校青年师生思想政治状况跟踪研究”结题布置会在我校举行。教育部原副部长、课题组组长李卫红,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副司长张文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徐青森,校党委副书记赵雪梅,来自教育部、上海市高校工委和清华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共计50余人出席。(马克思主义学院)
▲日前,教育部教材局公布了教育部所负责且已出版的32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修订组成员名单,我校有19位专家入选,入选人数位居全国第二。 (本科生院)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名单,计算机学院李兵教授主持的《面向跨界深度融合新业态的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模式研究》和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李刚老师主持的《面向新工科的遥感信息工程实践教育体系与实践平台构建》获批。(本科生院)
▲日前,国际权威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周翔教授团队和邓鹤翔教授团队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及DNA领域的合作研究成果。 (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日前,化学顶级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在线发表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邓鹤翔、柯福生团队锂硫电池(Li-S)突破性研究成果。(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责编:张丽平 校对:彭蛟 打印:阮芳 (共印3份)